正文

潘鲁生捐赠民艺馆仪式在济南举办

5月16日,潘鲁生捐赠民艺馆仪式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隆重举行。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董伟,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出席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中国民协副主席邱运华,共同为潘鲁生民艺馆揭牌。

捐赠人潘鲁生教授向参加仪式的嘉宾表示感谢,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收集、整理与研究民艺的心路历程。他表示,民艺藏品的最好归宿是大学。希望年轻的学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来自人民大众、来自乡村田野、来自现实生活的民间艺术,同时,带着这样的民艺情感去学习、去设计、去创作。艺术是离不开生活,创新需要文化积累,大国设计要有民族的历史文脉,要面向科技前沿,要关注民生需求和审美理想。他期待,民艺博物馆能够持续发挥社会公益服务的作用,为更多的青少年、民艺爱好者以及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参观交流的服务,做好文化传播和民艺推广。民间艺术来自民间,源于生活,更应该回馈民间,反哺生活,服务现代文明。

党委书记王晓娟代表学校向捐赠人潘鲁生教授颁发捐赠证书,学生代表向潘鲁生教授献花致敬。

副院长张艳霞介绍了潘鲁生教授的捐赠事迹。自1998年以来,潘鲁生教授就将个人收集的民艺品长期陈列于学校博物馆,生动形象的实物资料滋养了学校师生的创作视野。今天,潘鲁生教授将他四十多年收集的民艺品捐赠给母校,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潘鲁生教授的捐赠行动是对校史上孙长林书记捐赠行动的文化接力和精神传承。这座博物馆已不再只是潘鲁生教授个人的学术志业,而是成为了山工艺人的共同财富。

与会嘉宾通过视频短片欣赏了民艺馆的展陈样貌,收看了常沙娜、张道一、冯骥才、莫言、韩美林、杨先让、邓福星、叶涛、里卡尔多·布西、罗伯特·雷顿、克劳迪奥·罗卡、安吉欧·科卢拉、梅里·马达沙希、阿托斯、小熊诚、引田弘道等国内外友人录制的视频祝福。

院长董占军主持仪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才大颖、李文生、姜慧、吕品田、谭好哲、郭线庐、何洁、杭间、汪大伟、李海涛、吕少卿、孙黎海、张夫也、安德明、万建中、林继富、吴元新、孙建君、朱启臻、王娟、潘路、邢鸿雁、乔晓光、唐绪祥、李勇、肖贵田、李春园、张娜娜、田建、卢朝辉、陈宇、潘妍利、鲁元良、白传之、郭炜、曹景德、李嫣然;家乡代表鹿展、田继雷、孙元涛、孔繁星、王金科、朱衍芳、程军伟、侯福常;校领导韩世春、张艳霞、孙大刚、韩文涛、谷朝勇、苗新民、许磊、孙磊、安峰,省直单位、县区相关协会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教育界、文化艺术界、媒体界的朋友。

据悉,民艺馆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以潘鲁生教授倡导呼吁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为学术指导,致力于阐释传统民间造物中蕴含的设计智慧、审美观念与人文思想,在展览版块设置方面更加强调民艺与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之间的紧密关联,按照生产生活区间的差异及民艺物品使用方式,构架出农事器用、手艺营生、车行舟进、招徕市声、康乐人家、锦绣衣裳、巧手红妆、生活如画、敬天法祖、欢天喜地十个单元。

编辑:崔德梅

责任编辑:崔翠 许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