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至5月济南农村网络零售额29.8亿元,高于全省22.8个百分点
7月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泉城消费提升在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邀请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波,济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李旭之,莱芜区副区长徐曰飞,介绍我市促进农业农村消费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开始选择网上销售这一电子商务模式。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围绕“电子商务赋能济南市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市发展情况如何?
对此,李旭之表示,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3家、示范企业4家,省级电商示范项目65个。1—5月,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9.8亿元、同比增长33.4%,高于全省22.8个百分点。
一是加强农村电商体系建设,释放农业发展“新动能”。成立市直播电商行业党委、直播电商行业党委妇联,推动成立新媒体电商产业联盟农产品分会,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以平阴县、商河县为主阵地,设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建成县镇村三级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莱芜姜蒜农产品、平阴玫瑰、平阴阿胶、商河滋补膳食大健康产业带等获评省级电商产业带。
二是抓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构建乡村人才“强磁场”。深入对接我市重点电商园区企业开展跟踪服务,摸清电商人才需求,制定电商人才分级培育方案。在涉农区县组织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残疾人等主体,举办济南市电子商务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近10场次,培训人数500人次以上,着力培养电商“新农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电商从业者规模已突破16万人,为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三是拓宽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铺就农民增收“快车道”。充分发挥直播电商在提振消费,重塑乡村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开展主播带货、公益助农等多样化促农助销活动近10场,促进农村电商产业与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与市场有效对接,有效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培育了一批“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促进更多“土特产”线上线下热销。1—5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1亿元。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紧抓中秋、国庆、双11等消费关键节点,联合京东、淘宝、抖音等头部电商平台,开展一批促销活动,“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鼓励涉农实体企业依托其产品优势,开展直播销售活动。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提升专业合作社、第一书记等电商运营能力,通过培育壮大农村电商队伍,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释放农村消费活力,助力乡村消费升级。(记者: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