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由原来9家增加至17家
12月10日(星期四)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会上,山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付国才介绍了在规范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提高保险机构的服务质量方面,山东银保监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为切实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山东银保监局多次出台严监管、强服务的政策文件,从市场准入、保险经营、承保理赔流程规范、科技赋能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今年8月份山东银保监局结合山东农业保险实际细化规则,提高条件标准,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辖区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的通知》并公布符合经营条件的保险公司名单,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由原来9家增加至17家。文件提出新开办农险业务的省级分公司每年选择1-2个县区试点、三年逐步扩大业务范围的方式,分阶段分险种逐步开展业务,夯实农险经营基础。同时明确机构服务网络、人员配备等量化标准,提高农业保险基层服务水平。
二是印发《关于加强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的通知》,要求各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增强高质量发展意识,提高经营管理精细化水平,组织开展“农险政策宣传月”活动,做好与农户的沟通宣导工作,加强产品创新,切实提升保险服务质效和农户满意度。
三是不断加强监管力度,近两年针对虚假资料、承保理赔档案不真实不完整等问题开展现场检查24家次,对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50万元。2020年开展行业风险大排查,要求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业务规范、理赔管理、内控管理方面重点问题开展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查找问题根源,细化问题整改工作目标、措施,切实做好问题整改。对排查整改不彻底的,下一步将采取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四是近期拟联合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种植业保险损失鉴定工作的意见,提高查勘定损工作的细致化、规范化,切实做到“定损到户”、“理赔到户”,保障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
五是强化科技赋能,指导保险机构加强科技创新运用,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加快推动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试点,简化承保流程,提升农业保险线上化、智能化水平。